本系沿革
民國61年—本校(萬能工業技藝專科學校)創立。
民國62年—本校更名為萬能工業專科學校。
—本系(工業管理科)創立。
民國71年—增設夜間部(在職人員進修)。
民國74年—本系更名為工業工程與管理科(73年評鑑委員建議)。
—採分組招生:工業工程組及管理資訊組。
民國76年—停止招收商業類職校應屆畢業生。
—修訂分組辦法(一年級下學期選組,二年級實施):合理化組(工廠實例研究)、電腦
化組(資訊電腦化)及自動化組(產業自動化)。
民國78年—恢復招收商業類職校應屆畢業生。
民國79年—本校更名為萬能工商專科學校。
—二年級學生依選組分班,開放各組選修課程可互選。
—新生依自評電腦資訊程度為分班基礎。
民國80年—協助本校電算中心規劃及架設萬能師生交流網。
—參加第一屆中華民國資料庫暨網路展。
民國81年—二專聯合招生首度設立工業工程類,分工程組(招收日間部5班,夜間部3班)及管理組
(招收日間部2班,夜間部2班)。
—參加第一屆BBS暨資料庫展。
民國82年—調整分組招生班數:工程組(招收日間部3班,夜間部2班)及管理組(招收日間部4班,
夜間部3班)。
—協助東元及統一企業員工在職教育。
—獲教育部工業類科評鑑一等。
民國83年—編訂專題研究手冊,朝系統整合研發及工廠實務兩方面發展。
民國84年—調整分組招生班數:工程組(招收日間部2班,夜間部2班)及管理組(招收日間部5班,
夜間部3班)。
—獲得承辦經濟部工業局自動化工程服務機構登記申請,A2類(設施佈置)登錄合格證
書。
民國86年—獲教育部工業類科評鑑一等。
民國87年—榮獲教育部「電腦軟體設計競賽」大專乙組優等。
民國88年—本校改制為萬能技術學院。
—本系改制及更名工業管理系。
—榮獲教育部「電腦軟體設計競賽」大專乙組優等。
民國90年—在私立技職校院首創教學專長模組化。
民國91年—獲教育部工業類科評鑑一等。
民國93年—本校改名為萬能科技大學。
—管理學院成立,本系隸屬管理學院。
—榮獲教育部「電腦軟體設計競賽」大專乙組優等。
民國94年—完成工業大樓(98年改名管理大樓)教室及實習(作)室全面e化。
民國98年—本系改名為管理與資訊系。
—四技日間部及四技進修部皆分工業管理組與資訊商務組招生。
民國99年—獲教育部工業工程與管理類組評鑑一等。
—本系通過並執行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國際合作與交流計畫「台、菲學術交流及
台商產業合作計畫」。
民國100年—四技進修部減少招生一班。
—本系開始招收二技進修部假日班。
—本系開設高技企業產學專班。
民國101年—本系改名/回為工業管理系。
—四技日間部分經營管理組與資訊應用組招生。
—四技進修部停止招生。
—本系開始招收四技在職專班。
民國103年—四技日間部分經營管理組與精密設計製造組招生。
—本系精密設計製造組榮獲教育部第二期技職再造再造技優計畫「多軸數值控制切削
加工技優人才培育計畫」,獲得近貳仟肆佰萬元經費補助。
—本系實施大四全學年校外實習。
—本校與中興電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簽訂產學合作意向書。
—系通過並執行教育部第二期技職再造產業學院計畫「精密機械製造人才培育學分
學程」。
民國104年—本校與長榮航宇精密股份有限公司簽訂產學合作意向書。
—本系變更隸屬工程與電資學院。
—本系通過並執行教育部第二期技職再造產業學院計畫「台灣大昌華嘉供應鏈服務
儲備幹部培育學分學程」。
民國105年—本校工程與電資學院更名航空暨工程學院。
—四技日間部分工業管理組與航空精密設計製造組招生。
—本系開設日月光半導體製造產學專班。
—獲教育部工業工程與管理類組評鑑通過認可。
—獲勞動部核可設立電腦輔助機械製圖乙丙級技術士,以及電腦輔助立體製圖丙級
技術士合格術科考場。
民國106年—本校與中華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及長榮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簽訂產學合作意向書。
—四技日間部分不分組與航空精密設計製造組招生。
民國107年—本系開始招收四技進修部。
—本校與中山科學研究院簽訂產學合作意向書。
—本系舉辦2018中華民國情境智能學會全國大專校院專題及研究成果競賽。
—本系舉辦2018全國技專校院暨高中職校機械加工技能實作創意競賽。
民國108年—本系獲核准產學攜手合作計畫「精密機械加工產業專班」。
—本校與健策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花蓮高工簽訂產學合作意向書。
—本系舉辦2019全國技專校院暨高中職校機械加工技能實作創意競賽。